- 欢迎访问重庆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重庆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重庆教育考试院www.cqksy.cn为准。
重庆自考00316西方政治制度押题资料
重庆自考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押题资料
课程代码 00316
西方政治制度(知识点汇总)
1.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
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 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
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 大众传媒,等等)
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等。
2.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
性,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
说,就是国家的性质。实际上,国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
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的部分。
3.政治制度的形式有很多方面,主要有政体、政府制度、国家结构、政治体制等。
① 政体指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组织形式。
(包含国家机 关的设置和权力配置的一整套原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机
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②政府(广义)指的是国家政权的整体,不仅包括元首、立法、行政和司法等
部门,甚至包括作为国家统治机器的所有部分。(狭义)指国家中央行政机关。
③国家结构指的就是国家的各个部分是如何整合而成期为一个国家的,即国家
的整合形式。
④政治体制指的是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
序和具体环节。
4.所谓西方,即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本书所研究的
西方是指欧洲、北美和大洋洲以及其他地区实行资本主义类型的社会制度和政治
制度的国家。例如英、美、法、德、日都属于西方国家。
5.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分清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
②是我们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
③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及其走向,分析其内外政策的形
式根源和制定过程,分析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向,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战
略和政策、策略。
④有助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6.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一般方法:
(1)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必然强调阶级分析。
(2)比较研究方法: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
①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创作了政治学创立的标
志著作《政治学》。
②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亚里士多
德以对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对政治制度进行分类的原则和
标准,勾画了他所认为的理想的政治制度,书中包含了古代希腊城邦国家政治制
度的大量实例。
③《论法的精神》:是 18 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该书运用比较分析
的方法,研究了欧洲各国以及东方一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乃
至气候、地理等,通过考察和比较,总结了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的政治特征,阐
述了政治统治的一般原理和法的精神。
④比较政治研究可以有两个取向:国别研究和跨国研究。
(3)系统分析方法
倡导将系统分析方法引进政治学是美国政治学的戴维.伊斯顿。
7.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数百年是古希腊城邦的鼎盛时期,闻名的和
最有代表性的有雅典、斯巴达、叙拉古等。
城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建立的一种小型的城市国家,即以一个单独的城市为
中心和周围乡村组成的城市国家。
城邦的社会结构:
(1)奴隶:社会底层,在城邦中毫无政治、法律地位,工具而已。
(2)外邦人:和奴隶一样不能参与城市政治生活,但他们是自由人,对他们不存
在任何社会歧视。
(3)公民:公民是城邦的成员,有权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这种特权是根据出身而
获得的。公民概念的核心是指权利,参与城邦政治生活权利。
8.城邦政治制度:君主制政体、贵族制政体(斯巴达)、民主制政体(雅典)、
僭主制政体(叙拉古,存在时间最长,最恶劣)。
9.雅典的城邦民主制
(1)梭伦改革
①经济:颁布“解除债负令”
②社会结构:按照法定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
③政治:按等级抽签选官;将公民大会提升城邦挺高权力机关;创立“陪审法庭”
作为雅典的司法机关;设立为公民大会审核提供议案的机构400人议事会。
(2)梭伦改革后,雅典人出现了三个政治派别,由反对梭伦改革的贵族后裔组
成的平原派,坚持梭伦制度的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海岸派,代表无地少地的山
区农民要求进一步改革、重分土地的山地派。
(3)克里斯梯尼改革
①主要内容: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设立500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建立“陶片放逐法”制度;
②克里斯梯尼的改革,宣告了氏族社会的终结和国家的成熟,标志着雅典民主制
的最终胜利。到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全盛时期。
(4)雅典民主制的主要内容:公民大会(挺高权力机关) ;议事会;陪审法庭;
十将军委员会;
一、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特征:
(1)直接民主,通过各种制度安排让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的
管理。
(2)抽签选官,抽签的办法被广泛地用于选择公职人员。
(3)轮番为治,使公民在一定范围内轮流担任某种官职。
二、古雅典的陪审法庭对官员们控制和监督的方式:
(1)任前审查,即在官职候选人就职之前进行资格审查,如果认为某个候选人
不适合任职,可以由法庭取消他的资格。
(2)一个官员在在任期结束时可以责成他对他的所作所为向法庭做一次检查。
(3)每一个官员在任期结束时,要专门查对他的账目和检查他经手的公款。
三、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意义和局限性
(1)雅典的城邦民主制,不仅曾大大地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对雅典国家的
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特别是西方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型塑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雅典城邦民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古代民主的典
范,并且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资源,主要表现在
①主权在民原则②法治原则
(2)雅典城邦民主制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种制度,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局限
和制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是雅典城邦自由公民的民主制度,
就其城邦人口总数而言,仍是少数人的民主。
②在雅典居民的生活中,存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尖锐冲突。
③在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下,在强调多数人裁定的时候没有相应地保护少数人
的权利,这很容易导致多数暴政。实际上,这种多数人的暴政在雅典的制度安排
中的最重要表现就是“陶片放逐法”。
④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制度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直接民主、抽签选举等形式,其目的
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但是,频繁举行的大规模集会不可避免会导致民主质量
的下降。
10.古罗马国家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逐步发展起来的,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和罗马帝国时代。
(一)王政时代:(政治制度:军事民主制)
①政治制度:
库里亚大会(罗马的人民大会,) 、长老会议(由300 个氏族族长组成,相当
于库里亚大会的预决机构) 、王(勒克斯,主要是军事首长,身兼挺高祭司和
审理某些案件的审判长)。
②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氏族。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成员。
③图里乌的改革,标志着罗马氏族社会向罗马国家的转变。
④公元前509年,王政时代结束。
(二)共和国时代(政治制度:寡头民族制)
①政治制度:
人民大会(森杜里亚大会和特里布大会两种形式)
A:森杜里亚大会:百人队大会、拥有立法权、选举执政官、监察官权力
B:特里布大会:平民大会、享有选举权,选举财务、营造、保民、其它低级官员
元老院(罗马共和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机构,控制着罗马共和国的挺高权力,权力
的中心地位)
行政官员(包括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主要行政官员的主要职权:
(1)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主要行政官员有执政官、独裁官、行政长官、监察官
和保民官等。
(2)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挺高行政长官,由两人组成,两执政官职权相等,互有
否决对方的权力。执政官还拥有军事权,是罗马军队的挺高军事长官。同时拥有
民政权,执行元老院和人民大会的决议。
(3)独裁官是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由元老院任命的特殊官职。独裁官享有挺高
军事权和民政权,但只能在一定的受委托的范围内行使,其权力的有效期不超过
6个月。
(4)行政长官是负责诉讼方面的挺高长宫。由两人担任,分别负责罗马和罗马
以外的诉讼、审判事务,任期一年。在特殊情况下,可代理执政官。
(5)监察官的主要职权是审查元老院的名单、进行公民调查、管理公共财产和
公共工程、监督公民道德等。
(6)保民官对其他官员的命令、元老院的决定有否决权,非经保民官撤销决,
该命令、决定不能生效。保民官代表平民说话,制约任何官员滥用职权,保民官
的人身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②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主要围绕土地问题(中心内容)、债务问题及政治权利
问题而展开。
共和时代的高级官吏共同的特点:
(1)除独裁官等特殊职位外,所有的官吏都是经人民选举出来的;
(2)这些官吏都是没有报酬的;
(3)他们的任职都有一定的期限;
(4)他们之间所作的决定必须一致通过,即使有一人成员反对也会使事情停顿
下来;
(5)除独裁官、监察官和保民官外,所有的官吏都要对任职期间的行为负责。
(三)帝国时代(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体制 统治形式:军事独裁)
①屋大维获得了“奥古斯都”的尊号和“祖国之父”的称号。
②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和后期帝国两个阶段
③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
④统治体制:元首体制、四帝共治体制和君士坦丁体制。
A:元首体制又叫奥古斯都体制,是由屋大维创立的一种个人独裁体制。建立了
一套与共和制政权并存的元首制新机构:一是元首的专员督办,负责罗马城的粮
食、给水、消防和道路修筑。二是元首的“御前会议”,作为元首的顾问团。三
是元首的“内务府”,管理元首办公室和宫廷内务的助手侍臣,掌管文书、档案、
内库、司法等。
B:四帝共治体制由戴克里先创立。
C:君士坦丁体制所有的高级军政官员完全由皇帝指派,皇帝的意志成为,的法
律。君士坦丁体制是彻底的君主专制政体。
⑥行省制度是古罗马国家为统治征服地区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行省”一词,
有“委托”之意, 原指意大利境内的行政区或境外由罗马官员治理的地区,后
专指意大利境外那些必须向罗马国家纳贡的属地。
11.古罗马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1)形成了共和国的观念与制度形式。古罗马共和国的基础是法律以及法律规
定的权利义务,这种共和国的观念和形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种重要形态。
(2)古罗马的混合政体启迪了后世的政治制度设计。所谓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
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种制度因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政体形式。孟德斯鸠在三
权分立理论、美国独立后的政治制度设计,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罗马共和国的混
合政体的制度精神。
(3)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罗马法由市民法和万民法
两个体系组成。罗马法中所包含的重视民间私人权利和主张私人平等的精神,对
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
后,又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范本。(欧洲历史上第1部全面系统的
法律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2.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
(1)在西欧的历史分期上,中世纪是指公元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6 世纪近代
国家产生这整整1000年的历史时期。
(2)罗马帝国崩溃的根本原因是罗马帝国赖以生存的古代奴隶制度陷入严重危
机而不能自拔,而直接原因则是日耳曼蛮族的大规模入侵。被罗马人称为“蛮族
人”的日耳曼人主要包括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
(3)中世纪盛行的主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封建制度主要是指封建土地占有制度,中世纪的西欧广泛存在的是封建采邑制。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对现代立宪主义有哪些影响:
(1)封建契约精神促进了现代西方契约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2)封建制度的多元权力并存促进了现代有限政府的观念和制度;
(3)封建等级会议孕育了现代议会。
13.中世纪封建时期的西欧政治制度
(1)封建君主制度,经历了三种国家形态即封建主义国家、等级制国家和绝 对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的三种统治形式.
①贵族君主制,又称封建割据君主制,是封建君主制的早期形态,广泛存在于在9-13 世纪的欧洲,是与土地分封制相适应的。
②等级君主制,欧洲中世纪晚期的一种政权形式,封建割据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之间的过渡形态。等级君主制又叫做等级代表君主制,是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③专制君主制封建君主制的挺高和最后形式,主要特征是:君主拥有绝 对至上的权力。
(1)中世纪自治城市的政治制度
①商业的复兴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12 世纪以后,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少数城市相继 通过武力或赎买的方式,取得自治权。
②自治城市的政权组织形式: A.自治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身自由:城市居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享有人身自由,而人身自由则是城市市民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前提。
司法自治:城市摆脱领主司法权和传统法律的束缚,成立了自己的法庭,制定了符合商业关系的法律程序。
行政自治:城市通过自己的选举,产生议会和公职人员,组织行政自治机构,建立独立的税收财政系 统来实现自己对城市事务的管理。
其中重要的自治机关:城市议会、城市法庭、城市税收和财政系统。
B.自治城市的行政机关名称各异:佛罗伦萨共和国,挺高行政机关是长老会议(既是城市挺高行政首脑,也是城市武装的挺高指挥) ;诺曼底的鲁昂,行政机关首脑则是市长;在威尼斯共和国,大议会是挺高立法和监察机关
(1)基督教教会统治体系 13 世纪,教皇通令西欧各国教会建立了宗教裁判所, 宗教裁判所又称宗教法庭,成为罗马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旨在残酷迫害和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14.近代国家的兴起
(1)从世俗因素来看,世俗因素主要包括王权、贵族和自治城市。
(2)君王的两件主要美德是公正和明理。
(3)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 13 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 16 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②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由马丁路德及其后的加尔文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廷、提倡个人直接与上帝交流、 不需教会作为中介的改革运动。
③启蒙运动:发生在 17-18 世纪的西欧的一场反封建专制、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却以法国为中心。
15.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形成
(1)英国议会制君主制:
①英国是近代史上第1个确立了宪政制度的国家。
②1215 年 6 月,英国约翰王在贵 族们的挟持下签署了限制王权的历史性文件《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原则。
其最重要的规定就是贵族有权随时召开大会议,有权否决国王的命令,且可以决定使用武力,国王征税也必须得到大会议的同意;
③1688 年的这场 政治变革是通过不流血的政变实现的,史称“光荣革命”。
④1701 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 ,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
⑤确立了英国基本宪政的宪法性文件:《大宪章》、《权利请愿书》、《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1)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①美国宪政制度的确立主要是继承母国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并根据北美的特殊情况运用近代西方宪政理论的结果。
②1775 年北美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
③《独立宣言》一方面谴责了英国对殖民地人民实行的殖民政策,宣告脱离英国而独立,另一方面它在人类历史上第1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它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是 1789 年法国 《人权宣言》的范本。
④1781 年生效的《邦联条例》规定,13 个国家各自享有主权。
⑤1787 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原则:分权和制约与平衡原则、联邦制原则、权力有限的政府、司法审查原则。
(1)法国议会共和制度:
①1789 年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法国近代宪政制度的历史。
②《人权宣言》是指导法国大革命和政治制度创建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原则。
③按照 1791 年宪法的规定,法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16.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的几个方面:
(1)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由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尤其是普选权的实现。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 资产阶级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立宪民主政体。
(2)行政集权化:20 世纪后半叶,议会民主开始走向衰落,在主要西方国家, 纷纷走向行政集权。其具体表现就是作为行政首脑的总统或总理(首相)的权力的扩张上。
(3)多元共治: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兴起了一场名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浪潮。治理取代统治成为政府管理的新方式。
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产生于近代民族国家之前。19 世纪以后,地方自治制度有了重大发展。首先,地方自治体正式成为获得公法授权的地方公共团体;其次,居民自治原则得以确立;最后,地方自治体与国家行政组织合二而一,成为国家行政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7.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现在西方各国政治制度背后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追求目标。
具体包括:(1)主权在民原则(2)代议制原则(3)法治原则(4)分权制衡原则(5)人权原则
18.主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让.布丹:近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创始人,理论服务于近代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的需要。
主权:通常是指国家固有的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权力,或者说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挺高权力。
主权是挺高权力的理解:
第1,它是绝 对的,即它是至高无上,不可分割的,主权高于任何权力;
第二,它是永恒的,即它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主权者生命有限,主权却是长久的。
第三,它是不可转让的。
(2)霍布斯:君主主权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利维坦》一书中,服务于民族国家和专制君主制度。
(3)洛克:第1个系统阐述议会主权理论的政治思想家。
(4)卢梭:人民主权论直接来源于他的社会契约论。主张直接民主,不赞成间接民主。
公意:“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它体现了人民自由意志在国家政治中的挺高地位,这种意志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和不能代表的。
19.主权在民原则在西方各国的确立
(1)英国基本宪政的宪法性文件:《大宪章》(英国最早的宪法性法律)、《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英国的基本宪政。
(2)法国是最早把主权在民原则写进宪法而确定下来的,明确提出主权在民原则的 1789 年法国大革命颁布的《人权宣言》;1793 年宪法被认为是史无前例的、最民主的、最能体现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一部宪法。
(3)美国有世界上的第1部成文宪法。20.代议制的产生:
(1)一般认为,代议制起源于英国(发源地)。
(2)西方国家代议制的组织形式即议会,是在英国产生、发展并传到其他西方国家的,它的直接渊源就是自英国《大宪章》开始的大会议。
(3)英国也称为“议会之母”
21.代议制:是指人民并不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而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相对于直接民主制,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为现代国家所普遍采用。
22.代议制议会与等级制议会的本质区别:
(1)议会在中世纪出现时是与封建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僧俗贵族、市民和国王都利用议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议会充当了国王与僧俗贵族、市民三方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平台,成为中世纪后期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代议制的议会是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2)代表的身份发生了性质的变化。中世纪的等级制议会是由不同等级派出的代表组成的,不同的代表分别代表着属于不同社会等级的贵族和平民,他们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而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由他们代表生而平等的公民,而在名义上则是代表全体人民。
(3)近代议会是与人民主权观念联系在一起的。等级制的议会尽管对国王的权力有了限制,但仍以王权至上为前提,遵行的仍是主权在君,把国王视为同家的代表或受委托者。而代议制议会的前提则是主权在民,尽管也可能保留国王及其某些权力甚至仍在形式上赋予其至高的尊严,但是,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一切国家权力的所有者,议会则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3.代议制的理论发展
(1)中世纪西欧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是封建的契约关系。
(2)17 世纪,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以人人平等的政治权利为基石,以间接民主和严格复杂的民主程序为特征的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才真正形成。
(3)埃德蒙·伯克的代议制政府理论强调代议制政府是由少数精英集团领导下的结构严密的工作机构。
(4)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代议制政府》一书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各种具体的问题和制度安排,被西方学者公认为是有关代议制的一部经典著作。
24.密尔指出好政府的基本标准:
①政府的统治必须有助于增进被统治者的好的品质,即促进人民本身的美德和智慧;②政府必须利用它本身存在的好的性质来实现正当的目的,即政府行为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准则。理想上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作为最后 手段的挺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是“完全的平民政府”,是“全体人民参加的政府”。
25.密尔:代议制政府的两大弊端及代议制政府建设的一系列方案弊端:
①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或者说得温和一点,智力条件不充分。
②可能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得利益”得影响。
方案:
①实行精英民主
②以比例代表制替代多数代表制
③保障少数代表在议会的对抗职能
④主张扩大选举权
⑤实行议会两院制
26.西方国家代议制遵循通行的具体原则
①人民通过代议机关行使国家主权;
②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
③代议机关必须遵循严肃的议事规则;
④少数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原则;
⑤代议民主并不排斥直接民主.
27.代议制机关的议事规则应体现哪几点要求:
①议事规则必须是事先制定的,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②议事规则要体现平衡原则,要做到保护代表各种不同人群的代表的权利;
③ 所有决定都必须经过充分自由的辩论协商之后才能做出,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辩论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意志。
28.法治:是相对于“人治”的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其基本含义是:以法律为国家和公民活动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机 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包括国家的挺高领导人在内,都必须遵守法律,依照法律的规定活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谁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同样制裁。
29.法治的三个特征:
第1,法治意味着正常的法律具有绝 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二,法治意味着法律面前的平等;
第三,法治可以被当做表达一个事实的公式。30.法治概念起源于古代希腊罗马。
31.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主张法治的思想家之一。
①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这是关于法治思想的最早起源之一。
②亚里士多德不仅提出法治的主张,而且强调良法的统治。他的统治主张包含了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32.西塞罗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然法理论。
33.中世纪思想家阿奎那把法分成四种,即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34.法治中的“法”上升到宪法,法治也就自然上升到了宪政的高度。在这个意义上讲,宪政是法治的挺高形式。
35.宪政:可以理解为宪法政治。在实践层面,宪政就是依宪法建立政治制度, 开展政治活动。在制度层面,宪政主要指称一种近代以来形成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以宪法为标志、以人民主权为合法性基础,以代议制民主为行使权力的方式,实现了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等一套制度结构。
36.在现代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挺高的统领地位,国家的挺高的法律, 被称为根本大法或基本法。宪法又被称为“母法”、“挺高法”,普通法律则被称为“子法”。
37.一般认为,美国 1787 年费城制宪会议通过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1部成文宪法。
38.不成文法:是指没有专门的统一的宪法典,而是由带有宪法性质的各种历史文件即各种宪章、含有宪法内容的议会制定法、含有宪法内容的法院判例以及各种宪法惯例组成的宪法。英国是不成文法的典型国家。
39.法治原则的主要内容
(1)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
(2)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一,公民不分性别、职业、种族、信仰、文化程度、财产状况,均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投票权。
其二,随着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政策的废除,少数民族和有色人种开始享有同白种人同等的政治权利,同等的劳动权、教育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也可以平等地参与竞争性政府的公职,担任公共机构的职位和职务。
其三,包括总统在内的任何政府官员,凡触犯法律皆绳之以法,任何人都没有法外特权。
其四,最重要的是司法平等,即普遍公民与政府官员的利益受到同样的法律保护,并同等地依法治罪。
(1)司法必须独立
具体内容:
①法官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干预;他们在审理、判决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时,只根据法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②司法机关组织系统独立。司法独立必然要求司法部门与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在权限上分立,在机制上制衡。
③保证法官独立审判,制定相应法律条款以保护法官地位和权力不受侵犯。 40.分权与制衡: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各自分立而又相互牵制,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权力的分立,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应该分开来交给不同的政府机构。其次是制约与平衡,使三种权力混合起来,让政府的三个部门互相制约。
41.近代分权制衡原则的理论基础
(1)洛克——政治权力分为三个方面: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相应地,政府权力依其性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2)孟德斯鸠——国家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及司法权三个部分。
(3)杰斐逊——强调必须实行纵向分权
(4)汉米尔顿——强调司法独立
(5)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42.美国分权制衡的模式
(1)美国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美国宪法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和挺高法院,让三个权力部门在政治上和宪法上相互独立,又通过权力混合使每个部门都有制约其他部门的手段。
(2)具体制度例证部分:①国会虽然有立法权,以法律的形式约束总统,且分享总统的部分行政权,但总统也享有部分立法权。 ②国会通过的法案只有总统签署以后才能生效:总统对国会的法案享有否决权。但是,如果国会两院以三分之二票数重新通过该法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③总统有权提名政府高级官员和联邦法院法官,但均须经国会参议院的同意才能任命。④总统有权与外国签订条约,但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才能生效。⑤总统可以任命挺高法院及联邦下级法院的法官。总统有权赦免罪犯,使法院无法对其进行法律追究。但联邦的法官—经任命便终身任职,这使总统无法完全左右法院。⑥国会有弹劾总统、一切行政官员的权力。⑦国会有权同意或不同意总统任命的法官,有权对法官进行弹劾。⑧但法院掌握司法审查权,有权审查总统的行政立法和国会的立法,宣布某项行政法规和法律违宪。⑨此外,联邦与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国会参众两院之间、联邦法院与州法院系统之间、国会与州议会之间以及州政府内的不同部门之间也都存在某种形式的分权制衡。(掌握记忆 4-5 条)
43.英国分权制衡的模式
(1)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相互制衡。首先,在议会制政体下,由议会产生内阁, 内阁对议会负责。其次,虽然立法权属于议会,但是,由于内阁成员几乎全部是由议会议员担任,内阁可以通过议会授权制定有关法规、命令和规则等,分享了部分立法权。再次,尽管内阁行政权日益扩大,但议会主要下院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来牵制它:一是质询,二是辩论,三是批准立法,四是倒阁。议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合作的关系,而非互相制衡的关系。
(质询是内阁制国家中议会对政府实行监督的一种重要权力。议员在议会会议期间,就政府的施政方针、行政措施以及其他事项,向政府首脑或高级官员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答复的活动。)
(2)议会主权与司法的相对独立。议会的立法活动不受司法部门的约束,法院无权审查立法的有效性,同时,法官的裁决可由立法机关的立法改变。
44.人权是资产阶级宪政革命时期提出来的革命口号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的思想武器,也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政治原则之一
45.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权主要表现为自然权利。
46.自然权利:是指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依据自然法而享有的一系列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47.挺先提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是格劳秀斯。
48.自然权利的观念首先出现在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中,霍布斯,关注的自然权利是生命权。
49.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最核心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
50.法国 1789 年《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 :
(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方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2)主权属于国民;
(3)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
(4)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5)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6)有关人权的原则还包括罪刑法定、法律不溯既往、无罪推定和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原则。
51.美国人权原则的确定
(1)美国的《权利法案》:指的是美国宪法的第 1 至第 10 条宪法修正案,它是美国宪法中关于人权与公民权利的主要规定。
(2)《弗吉尼亚宣言》、《独立宣言》、《权利法案》(美国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
52.英国人权原则的确定:
(1)人身保护令:是指在普通法下由法官所签发的手令,命令将被拘押之人交送至法庭;以决定该人的拘押是否合法。人身保护令是以法律程序保障个人自由的重要手段。
(2)主要体现在《大宪章》、《权力请愿书》、《权利法案》等。
53.近代的西方选举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国大革命之后制定的 1791 年宪法中规定了选举国民议会和选举市乡政府官吏的制度。
54..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普通公民参与政治的最重要渠道是选举。
55.普选权:一国公民不论其性别、种族、出身背景、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一律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在西方国家选举权发展过程中,曾经作为对选民资格的限制因素有的财产标准以及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和过长的居住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建立在普选权基础上的选举制度就是普选制。
56.普选制的确立
——英国
(1)1832 年,制定通过的《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法》,重新分配了议席, 增加了城市代表的名额;规范选举程序,对合格选民实行延续至今的登记制度; 该法案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2)1837 年,英国掀起了群众性的宪章运动所提出的要求中包括:年满 21 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首要目标)、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平均分配选区、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第六条要求。
(3)1948 年《人民代表法》废除长期实行的复票制;年龄 21 岁,不分男女均有投票权。
(4)最终完全实现成年公民普选权的是 1969 年《人民代表法》,(年龄降低为 18岁)。
——美国
(1)到内战前,白人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在美国基本确立。直到美国 1920 年,通
过第 19 条宪法修正案,妇女选举权得到确认;
(2)美国普选制发展遇到的挺大障碍是种族歧视问题;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各州限制黑人选举权的措施:人头税、文化测验、祖父条款、白人预选制
(3)1970 年美国国会修订《投票权法》,黑人选举权得到全面实现。
——法国
(1)1848 年宪法规定,议员选举是直接的、普遍的,并以秘密投票方式进行; 凡年满 21 岁,享有公民权和政治权的所有法国男性公民,不受财产限制均为选民。
(2)法国妇女享有选举权始于 1944 年,1974 年,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 18 岁。
57.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
(1)选举是实现人民主权和代议制民主的主要途径。代议制民主是现代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而选举制度则是代议制得以体现人民主权的前提。
(2)选举是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来源。在当代社会,凡是经过选民按照普遍、平等、自由、公开原则选举产生的政府,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府。
(3)选举是民众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尽管民众只能通过自己所选出的代表治理国家而无法直接行使权力,但他们在选举中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可以撤换他们所不满意的代表而重新组成新的政权;可以影响参与选举的政党的未来公共政策取向,从而联结了选民的行为和政府的行动。另外, 选举也起着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58.普选原则:指享有选举权的主体的普遍性,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一国之内,凡达到法定年龄,且按宪法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公民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理论基础是西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学
59.平等原则。
(1)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一次选举中,每个选民都有而且只有一票投票权,即“一人一票”, 二是每个选民所投的选票效力相等,即“每票等值”,因而同等数量的代表应由同等数量的选民选举产生,实现平等的代表权。
(2)西方国家不平等选举现象:
①复票制:即在一次选举活动中,部分选民享有多次投票权。(英国长期使用);
②差别代表。
60.自由投票原则:指选民不受他人强制,根据个人的自由意志表达选举意愿。在选举实践中,自由投票更多地表现为秘密投票,最早通过立法规定实行秘密投票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因此也被称为“澳大利亚选票”。
秘密投票的基本方式——无记名投票: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上署名,根据个人意愿秘密填写选票和投票,不留下任何笔迹,其选举意愿不为他人所知。
61.选举公开原则:是指选举规则、候选人、选举经过和选举结果等都必须向全体公民公开。
(1)候选人情况公开;
(2)选举过程公开;
(3)候选人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4)公布竞选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况。62.选民资格:
(1)积极要件:国籍条件、年龄限制、居住期限;
(2)消极要件:不能患有精神病或其他无法正确表达意识的疾病、不能被剥夺政治权利;上面两种都作为选民必须具备的实质要件。
(3)形式要件:选民登记。63.候选人资格
(1)国籍资格: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具有美国原始国籍。移民取得美国国籍 7 年后可竞选众议员,9 年可以竞选参议员。
(2)年龄资格:①下议院:美、意、印 25 岁,法 23 岁,英、德 21 岁,日 20
岁②上议院:意 40 岁,法国 35 岁,美、日 30 岁③总统:意 50 岁,法、德 40
岁,美 35 岁。
(3)居住资格:英国 3 个月,墨西哥、比利时:本区居住满 6 个月,挪威,国
内连续居住 10 年以上。
(4)职业限制:美国行政官员、文官、法官在任职期间不能成为议员候选人, 如要竞选议员职位,则必须事先辞去原有公职
(5)文化教育资格:读写能力选举保证金:1918 年英国下议院开始实行;美国一般为 100-1000 美元;日本小选区 300 万日元,比例代表区 600 万日元。
64.选区划分
(1)根据划分选举单位的方式不同,人们可以区分出职业代表制和地域代表制两种形式。
(2)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①“一人一票”的原则;②根据人口的变更不断改划选区的原则;③按照行政区划划分选区的原则。
(3)选区划分的类型:根据所选出的议员数目的不等,西方国家的选区可分为小选区和大选区。
①小选区:又称为单名制选区,即每个选区只能选出一名议员或代表——美国国会、英国下议院和法国国民议会。
②大选区:又称为多名制选区,即每个选区可选出两名以上的议员或代表,在实践中,通常采用比例代表制——比利时、荷兰、以色列
比例代表制:即由参选政党在某一大选区提出一份候选人名单,选民对候选人名单即对各个政党进行投票,各政党根据所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政党获得议席后再按名单顺序将之分配给自己的候选人。
③小选区与大选区相结合:德国联邦议院和日本的众议院
65.小选区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在小选区制下,小党很难在全国获得足够的议席从而在议会形成自己的声音,因此小选区有利于大党控制议会,减少政党的数量。此外,小选区由于比较容易产生胜利者,因此选举过程比较简单,花费也较少。
不足:但小选区也存在明显不足,在这种制度下,如果参选的候选人较多,选民投票比较分散时,由得票相对最多的候选人当选就会使得大多数选民的选票被忽略,选举结果无法代表该选区大多数选民的意愿。
66.大选区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与小选区相比,大选区下由于每个选区产生多名代表,且通常采用比例代表制计票方法,由于各个政党可以根据所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因此得票较少的政党也能够按比例分得一定的议席,这样就有利于小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 大选区使得选民的选票能够得到挺大限度的利用,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选民的意见。
不足:首先,选举过程比较复杂,选举费用较高;其次,由于参选政党都是提出一个候选人名单,选举结束后按名单次序分配议席,因此容易导致党内的冲突; 再次,如果在采用大选区和比例代表制,可能造成政党数目过多甚至政党林立的局面,导致政府的不稳定。
67.选取划分的影响因素:在西方各国的政治实践中,影响选区划分的并不仅仅是人口数量、地理和行政边界,选区的划分还受到历史文化传统、政治派别斗争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68.选举地理学:西方各党经常利用政治权力人为地违背人口比例或自然界限, 使选区划分对本党有利,这种方法被称为“选举地理学”。表现为
①将本党占有较大势力的小片区域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选区,使本党有可能在该选区获胜;
②将不支持本党的选民分散到各个选区,使他们在各个选区都不可能形成多数, 从而有助于本党在各选区获得相对多数的选票;
③将不支持本党的选民统统划入一个或少数几个选区,本党候选人虽然可能在这些选区落败,却保了重点,得以在其他选区获得较大的胜利。
69.“杰里蝾螈”是美国的政治术语,它所指称的现象违背了选举原则中的平等原则。
70.(1)直接选举:是指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2)间接选举:即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而是由选民选出的一个选举团体选举产生,通常是先由选民选出一个由一定人数的选举人或代表组成的团体,然后再由这个团体选举某些代表或某个公职人员。实际表现:
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参议院间接选举;
美国总统间接选举(美国总统是先由各州选民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再由选举人团选举总统,选举人团人数为 538 人),参议院直接选举;
德国总统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
意大利总统由议会两院议员联席会议选举。
71.候选人提名
(1)德国选举法规定,一个无党派人士如果能够取得 200 名有选举权公民的支持,即可在一个选区参加竞选。
(2)提名竞选,又称“预选”:在西方国家,公职候选人如要获得政党的提名 ,一般都要经过党内的竞争。但不同国家、不同职位的竞选,其候选人的提名方式
也有所不同。在当前政党控制提名权的情况下,公职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类型。
①集权型提名方式:候选人的提名是由政党的中央机构或领袖决定,代表国家: 以色列
②分权型提名方式:公职候选人的提名基本上由选区的党组织决定 ,代表国家: 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挪威、 瑞典、意大利、比利时等
(3)美国总统选举:
①国会议员、州和地方公职人员的预选就是由两党选民直接投票确定该政党提名的候选人。
②竞选美国总统的竞争者如要赢得本党提名,至少需要获得出席全国党代表代会半数以上代表的支持。
72.竞选
(1)竞选机构成员:由竞选咨询专家组成的竞选班子;专家组成的竞选班子、亲信、学者和实业家组成的政策顾问班子;志愿者组成的秘书班子、各级骨干分子和志愿人员组成的竞选组织网。
(2)竞选资金:
①个人捐款;②社会团体的帮助;③政党募集;④候选人本人及其家族资产;⑤ 政府资助。
(3)竞选方式:竞选旅行或演说、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网络竞选、民意测验。
73.选票计算
——计算方法
(1)多数代表制
①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简单多数制,即由获得一个选区内最多选区的候选人当选。在这种规则下,即使只有一票之差,也可决定胜负,因此也被称为“谁领先谁当选”。英国、加拿大、印度、新西兰等国家下议院议员选举;美国国会两院及总统选举人的选举。
②绝 对多数代表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选举: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选举采取的就是两轮多数投票制,或称两轮多数制;德国总统选举:德国总统选举采取三
轮多数制。
(2)比例代表制:即由参选政党在某一大选区提出一份候选人名单,选民对候选人名单即对各个政党进行投票,各政党根据所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席,政党获得议席后再按名单顺序将之分配给自己的候选人。丹麦(最早)、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冰岛、以色列、卢森堡、挪威、瑞典、瑞士等国家
(3)混合代表制:德国联邦议院和日本国会
——在多轮次的投票中,为了加快投票进程、减少投票成本,各国通常会采取一些方法加以限制,主要有:
①淘汰制(比较常见);
②集中制;
③转让选择投票
——为了抑制比例代表制必然带来的政党林立状况,德国选举法规定,只有至少获得 3 个直选议席或 5%以上得票率的政党才能进入议会。
74.选举监督:是相关主体依法对选举参与者的行为是否公正合法而进行的审查活动,其目的在于防止违法与舞弊行为对选举活动的破坏。作为一种公开控制和纠错机制,选举监督贯穿选举活动的整个过程。
(1)时间:西方国家的选举监督制度创立于 19 世纪后期。
(2)文件:1880 年英国议会制定通过了《国会议员选举及舞弊治罪法》,然后又在 1883 年和 1884 年分别通过《防止舞弊及非法选举治罪法》和《自治市选举舞弊及非 法选举治罪法》,以立法形式选举舞弊和非法行为进行监督和制。
(3)主体:选举组织机构、专门的选举监督机构(典型是法国,宪法委员会对总统选举进行监督)、选民和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
(4)内容:①对竞选资金监督; ②对竞选行为的监督;③对选民行为和选举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
75.竞选资金的控制
1.规范竞选资金来源和确定捐款限额。西方各国一般鼓励竞选经费的多元化,鼓励小额捐款,明确立法禁止接受一些对民主选举制度不利的捐款,以避免候选人被财大气粗的公司或利益集团捐款人控制。
2.公布竞选费用。通常在选举前,参加竞选的个人或政党应向相关机构提交
一份财务报告,内容包括收入总数,捐款者姓名、地址和捐款数额,支出总额、时间、用途及对象。
3.规定竞选资金的挺高额度。当今西方国家大多规定了竞选资金的挺高限额,符合限额者一般会给予相应的政府资助,超过限额则会受到一定方式的处罚。
4.实行政府资助制度。目前西方大部分国家都实行竞选资金的政府资助制度,其目的仍是减少和削弱大垄断财团对竞选活动的影响。
76.选举诉讼:是指解决因选举而发生的各种纠纷的法律方式的总称,它伴随着选举纠纷而存在,选举纠纷是选举诉讼存在的意义和前提。
(1)选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选民资格认定、候选人提名、选民登记、选民投票、选票计算以及选举结果的确认等阶段。
(2)选举诉讼的分类:选举人资格诉讼、选举效力诉讼、当选诉讼。
(3)选举诉讼的管辖机关:
①代议机关;
②普通法院;
③宪法委员会或宪法法院;
④选举委员会或选举法院等。
(4)西方国家是复合型管辖模式,即由多个机关对选举诉讼进行管辖。
77. 现代政党:马克思认为,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活动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国家机器的运作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78.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是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里产生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79.政党的特征
(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一般是由该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组成的,是阶级的核心、精华。
(2)政党拥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政党的政治纲领是根据其所代表阶级、阶层的利益而制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路线,这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特点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它集中体现了该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需要。
(3)政党都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社会政治组织和其他政治团体的最重要的特征。
(4)政党有相应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要发挥政党的作用,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机构,以此将全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实现政党的奋斗目标。现代政党都有一套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党内纪律,以约束和控制党内成员的行为。
(5)政党有一定的纪律约束。
80.西方现代政党的起源
(1)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出现在英国。
(2)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形式:
①议会内起源:17 世纪 70 年代,英国议会中形成的托利党和辉格党,19 世纪30 年代,托利党演变成保守党,辉格党演变成自由党,成为最早的两个资产阶级政党。
②议会外起源: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集团为了争夺议会席位和对政府的控制权而建立了政党,如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
(3)西方国家政党产生的条件
①就经济因素而言,政党是西方国家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的产物。
②就政治因素而言,政党是西方国家代议民主制发展的结果。
③就思想因素而言,政党是西方国家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现实体现。81.议会内起源的政党
(1)英国: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两党体制基本形成,当时的两大政党是保守党和自由党。1900 年工党成立,在 20 世纪初取代了自由党,形成了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的政党政治格局。(辉格党,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而与之对立的那些人则被称之为托利党,主要代表土地贵族和上层教士)。
(2)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就一直是美国两大主要政党。
(3)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团体主要有主张君主立宪的斐扬派,温和保守的吉伦特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并得到下层市民支持的山岳派和激进的雅各宾派。
①左翼政党主要有法国社会党、法国共产党和绿党。
②右翼政党先后出现过保卫共和联盟(即戴高乐主义派)、独立共和党、法国民主联盟和现在的人民运动联盟,此外还有极右翼的国民阵线。
82.议会外起源的政党
(1)德国
①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德国实行了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魏玛宪法》,德国的政党政治趋于活跃,形成了多党竞争的政党制度。
②1945 年 5 月,德国战败,法西斯独裁统治终结。
③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所谓“两个半政党”体制。
“两个半政党”:即以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两大政党为主体,分别吸收其他小党组成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政党体制。
(2)日本
①19 世纪 60-70 年代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中才出现了政党政治的雏形。
②1946 年 4 月参与众议院议员选举的政党曾达到 363 个,但其中重要的有自由党、进步党、协同党、社会党、共产党等。
83.现代西方国家政党的分类
(1)按照阶级属性(政党划分的首要标准)来划分,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2)按照政党与现行国家体制的关系来划分,体制内政党和体制外政党(例如英国国家党)
①体制外政党:是指那些对国家的现行体制和基本政策持强烈的批判立场、基本上被排除在政党竞争的行列之外的政党,这种政党大多在政治上比较极端,在民众中所获得的支持也非常有限,被称为“体制外政党”。例如英国国家党和英国的新芬党。
②体制内政党:指那些基本上接受和赞同现行国家体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或具有重要影响的政党。
(3)按照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倾向来划分,左翼、右翼和中间政党
左翼:强调社会改良,加强国家干预,强调社会公正,主张发展社会福利
右翼:减少和反对国家干预,鼓励投资和私人企业的积极性,减少社会福利。极左派:根本否定西方现行的国家制度,反对私有制
极右派:鼓吹法西斯主义、主张极端民族政策,有法国的国民战线、英国国家党、新纳粹主义的德国国家民主党
(4)按照政党的意识形态来划分,资本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
(5)按照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来划分,执政党、反对党(或在野党)
(6)按照政党的活动范围来划分,地方党、民族党、国家党
(7)按照政党的组织体制来划分,组织严密型政党和组织松散型政党
84.政党在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关系中是诸多政治主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主体,是西方国家内部最广泛的政治利益的表达者和聚合者,是其他政治主体获取公共权力、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是公共权力运转的轴心,是实现政治权利的主要实施者,是政治关系诸多因素的黏合剂。
85.西方政党的功能:
(1)利益表达(2)利益的聚合(3)组织选举(4)政治录用(5)政治社会化
86.政党获得政权主要通过赢得选举、操纵议会、控制政府三个环节
87.西方国家政党为赢得选举而从事的工作主要有:
(1)制定和提出竞选纲领(2)挑选和提出候选人(3)利用大众传媒,开动宣传机器(4)筹集竞选经费,大搞金元政治(5)操纵制定选举规则
88.政党政治,狭义的政党政治就是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的政党政治是指政党为取得、运用和维护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活动。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逐步形成的。它起源于英国。
89.政党政治特点:
(1)表达和聚合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政党政治是发生在不同政党之间的政治,
重庆自考课程培训
重庆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