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重庆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重庆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重庆教育考试院www.cqksy.cn为准。
重庆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押题资料
我们为考生提供重庆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押题资料,欢迎进入自考交流群寻找更多的自考小伙伴!
重庆自考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押题资料
(★机密)
高级财务会计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单选]记账本位币就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经济环境中使用的货币,是企业计量其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统一尺度。
[单选]外币,就是“外国货币”的通称,又指非记账本位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
货币,包括各种纸币和铸币,它常用于企业间交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对外结算业务。
[多选.简答]外币交易的内容。
通常企业发生的外币交易包括:
(1)买人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2)借人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单选]外币折算是将在收支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外币折算为等值的编报货币。外币折算不是货币之间的兑换,只是货币表述形式的改变。
[多选.简答]外汇的具体内容。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以及可用于国际支付的特殊债权、其他外币资产,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等。
(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
(3)外币收支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4)其他外汇资金。
[单选]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这种方法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多选.简答]汇率的分类。
(1)按是否固定,可将汇率分为固定汇率和市场汇率。
(2)按会计入账时间,可将汇率分为现行汇率和历史汇率。
(3)按从事外汇经营的银行角度,可将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
(4)汇率在外汇交易中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单选]汇兑差额是指企业在进行外币业务会计处理时,由于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这种差额作为企业的利得或损失处理。
[简答]单项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的观点。
单项交易观认为应将外币交易的发生和以后款项的结算视为一笔交易的两个阶段,该交易只有在清偿有关应收、应付外币账款后才算完成,在此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应调整该项交易的成本或收入,不单独反映汇兑差额。两项交易观认为应将外币交易的发生和结算视为两项相互独立的交易处理该交易在报表编制日及结算日,不应调整原来的成本或收入,而是作为汇兑差额单独反映。在这种观点下,外币购销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的数额取决于交易日的汇率,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合成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中,已实现的汇兑差额单独设立
“财务费用(或汇兑差额)”账户进行反映,计入当期损益。
[单选]我国外币交易会计采用了两项交易观,同时采川当明确认法对汇兑差额进行处理。
[单选]外币统账制也称记账本位币法.是指发生外币业务时.将外币按照一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非记账本位币金额只作辅助记录的一种方法。
[单选]即期汇率通常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牌价的中间价。
[分析.核算]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1)外币购销业务。企业从国外进口商品或引进设备,按当日即期汇率将支付的外币或应支付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记账,以确定购入商品及债务的入账价值,同时按照外币的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
企业出口商品时,按当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销售收人折算为人民币记账,对于出口销售取得的款项或发生的债权,按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入账,同时按照外币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
(2)外币借款业务。企业借入外币时,应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3)外币投资业务。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4)外币兑换业务。发生外币兑换业务时,应当以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简答]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目的。
(1)为了编制财务合并报表。
(2)为了汇总报告国际分支机构业务。.
(3)提供特种财务报表。
[简答]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的基本内容。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的基本内容是:
(1)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项目和流动负债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
(2)资产负债表中的投入资本项目按历史汇率进行折算。
(3)资产负债表中的留存收益项目为轧算的平衡数,无需按特定汇率折算。
(4)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除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等项目外),按项目发生时的汇率折算,或者为了简化,按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折算。
(5)利润表中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等项目按相关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6)折算差额,按照谨慎性原则,如为折算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如为折算净收益,则予以递延,计入资产负债表,用来抵销未来会计年度可能发生的折算损失。
[单选]现行汇率法是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将外币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收入和费用项目进行折算,只将资产负债表的实收资本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的一种方法。
[单选]时态法也称时间量度法,是指依据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价时间分别采用现行汇率或历史汇率进行折算的方法。
[单选]企业合并的实质是控制,而非法律主体的变更,即报告主体的变化产生于控制权的变化。
[多选、简答]企业合并的分类。
(1)企业合并按照合并后合并主体法律形式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
(2)企业合并按照合并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分类,可以分为横向合并、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三种。
(3)企业按照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受同一方式相同多方最终控制分类,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单选]横向合并也称为水平合并,是指合并双方或多方原来属于同一个行业,或生产工艺、产品、劳务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单选.多选]一般情况下,同一企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的合并均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不应仅仅因为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到国家控制而将其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分析]合并方(购买方)的确定。
企业是否取得对另一家企业的控制权,通常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判断:
(1)在合并后的企业中拥有半数以上的投票表决权。
(2)有能力任命或解聘半数以上的董事会成员。
(3)有能力在董事会上行使半数以上的投票权。
(4)右能力决定合并后企业的管理团队.
[单选.分析]权益结合观认为,企业合并是参与合并各企业对其原有权益的简单结合。
[分析]合并完成后的会计处理。
在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合并方式中,吸收合并结束后,被合并的企业全部解散,只有实施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后仍是一个单一的会计主体;创立合并完成后,原来的企业均不复存在,新创立的企业也是一个单一的会计主体。因此,吸收合并和创立合并在合并完成后,不会涉及新的会计问题,不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对控股合并而言,母公司本身和子公司都是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但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会计服务对象的空间范围显然是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整体,因此要以整个企业集团为服务对象在个别企业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多选.简答]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核算时,应遵循的原则。
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核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将合并视为股权联合行为,而不是资产交易。
(2)没有新的计价基础,参与合并的资产、负债均按其原来的账面价值计价。
(3)不是购买行为,没有购买价格,也就不存在合并成本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即商誉。
(4)不论合并发生在会计期间的哪个时点,参与合并企业自期初至合并日的损益都要包括在合并后企业的利润表中。
(5)参与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未弥补亏损)应转人合并后的企业。.
(6)企业合并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相关费用,除发行证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所支付的费用外,其余均计人当期损益。
[分析.核算]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与合并对价差额的处理。
合并方在吸收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与合并对价差额的处理,应根据不同的合并对价支付方式来确定。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合并,应按所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银行存款"、“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账户,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所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如果需要调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不足冲减的,依次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的合并,应按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贷记“股本”账户,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所发行权益性证券面值总额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如果需要调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余额不足冲减的,依次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分析.核算]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合并费用的处理。
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为企业合并发行证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所支付的费用除外。以发行债券进行的企业合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计入所发行债券的初始计量金额,即构成债券入账价值的组成部分;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与发行权益性证券有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当冲减留存收益。
[多选.简答]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
运用购买法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核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购买法的实质是将企业合并视为企业之间发生的一种取得资产或筹集资本的交易。
(2)购买方应以支付对价(现金、非现金资产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购买成本,作为支付对价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处理。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面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3)购买方应按照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
(4)购买成本大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将差额确认为商誉并根据合并方式的不同分别在个别财务报表或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若购买成本小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计入当期损益。
(5)购买方的损益既包括当年自身实现的损益,还包括购买日后被购买方所实现的损益。
(6)被购买方的留存收益不能转入购买方。
(7)企业合并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相关费用,遵循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费用的处理原则,即除发行证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所支付的费用外,其余均计入当期损益。
[分析.核算]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购买成本的确定。
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购买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在货币资金支付方式下,购买成本为实际支付的款项;如果购买方以转移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对价,购买成本则为放弃这些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在购买方以发行债券的情况下,购买成本为债券未来应付金额的现值;如果购买方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则购买成本为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购买方在购买日作为企业合并对面价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其中,转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若非货币性资产中包含存货,则应将差额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并随之确认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单选]购买方所确认的购买成本大于所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应将这一部分差额(借差)确认为商誉。
[单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购买方应以支付对价(现金、非现金资产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单选、简答]合并财务报表的含义。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因控股和被控股关系所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报告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多选.简答]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
(1)合并财务报表按编制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控制权取得日的合并财务报表和控制权取得日后的合并财务报表。
(2)按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合并财务报表可以分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表及合并财务报表附注等。
[单选]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形成的企业集团在一定期间内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表情况的财务报表。
[多选.简答]与个别财务报表相比,合并财务报表的特点。
与个别财务报表相比,合并财务报表有如下特点:
(1)反映的对象不同。
(2)编制主体不同。
(3)编制基础不同。
(4)编制方法不同。
[单选]汇总财务报表采用简单加总的方法进行编制;宣并财务报表则需要通过编制调整抵销分录,运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等方法进行编制。
[单选]所有权理论也称为业主权理论,它将公司视为所有者的一个延伸,是一种着眼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权的合并理论。
[单选.简答]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控制的定义包括三项基本要素:
一是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二是因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
三是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在判断投资方是否能够控制被投资方时,仅当投资方同时具备上述三要素时,才能表明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
[简答.分析]投资方的可变回报形式。
(1)股利、被投资方经济利益的其他分配(例如,被投资方发行的债务工具产生的利息)、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投资的价值变动。
(2)因向被投资方的资产或负债提供服务而得到的报酬、因提供信用支持或流动性支持收取的费用或承担的损失、被投资方清算时在其剩余净资产中所享有的权益、税务利益,以及因涉入被投资方而获得的未来流动性。
(3)其他利益持有方无法得到的回报。
[多选.简答]投资性主体的特征。
(1)拥有一项以上的投资。
(2)拥有一个以上投资者。
(3)投资者不是该主体的关联方。
(4)该主体的所有者权益以股权或类似权益存在。
[单选]一体性原则要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把应纳人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各公司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处理。
[多选、简答]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
(1)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
(2)一体性原则。
(3)重要性原则。
(4)真实性原则。
(5)完整性原则。
(6)及时性原则。
[单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也是保证财务报表各项目所反映的内容保持一致的基础。
[单选、多选]费用类项目的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的合计金额,加上该项目调整与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项目调整与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单选、核算]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权益结合法核算,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合并方应以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分析.核算]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1)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全部股权。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全部股权时,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全部属于母公司,应将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抵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的,因此不会产生差额。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合并后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情况,因此应将被合并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转出。
(2)母公司持有子公司部分股权。在母公司持有子公司部分股权的情况下,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与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全部股权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少数股东持有的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反映。
[分析.核算]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核算,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形成的对被购买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以及很可能发生的未来事项的金额。
合并企业在合并日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反映控制权取得日开始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情况。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商誉确认后,以后各期不摊销,但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人合并当期损益,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同,编制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时,也需要抵销合并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同,非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控制权取得日只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同时,合并方应单独设置备查簿.记录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作为合并当期及以后期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
[分析.核算]母公司持有子公司部分股权时,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如果母公司只持有子公司部分股权,在编制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财务报表时,仍分为母公司投资成本等于、大于和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三种情况,处理原则与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全部股份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单独反映“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少数股东权益是指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所享有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在编制控制权取得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合并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被合并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销。合并成本大于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应确认合并商誉。
[多选.简答]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程序。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遵循如下基本程序:
(1)将母公司及各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现金流量表依次登人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并在工作底稿中结出各项目的合计数。
(2)将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3)编制抵销分录,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
(4)将抵销分录分别过入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的相关项目,并计算各项目的合并数。
(5)根据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的合并数分别填列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各相关项目。
[单选.分析]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财务报表应由母公司以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为基础编制。在日常核算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其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等报表项目的金额是建立在成本法基础上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成本法时,其控制权取得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成本法下直接抵销,即在母公司工作底稿中对其个别财务报表不做调整,直接抵销相关项目;另一种是在母公司工作底稿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再进行相关项目的抵销。
[单选.分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后首期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将这些企业集团内部的交易抵销,以消除它们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保证合并财务报表能够正确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抵销的内部事项包括: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销、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等。
[分析.核算]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的核算。
(1)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连续各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在编制抵销分录时需要处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当期交易或事项的抵销,另一个是对以前年度交易或事项的抵销。在连续各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仍然需要以当年母公司及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全额予以抵销。
(2)拥有子公司部分股权。在连续各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仍然需要以合并当年母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中母公司拥有的份额予以抵销,将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处理。
[分析.核算]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控制权取得日后,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销的核算。
(1)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在连续各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与首期编制一样,仍然
需要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当期母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按权益法调整后的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予以抵销。
(2)拥有子公司部分股权。在连续各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当期母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按权益法调整后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本期损益以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对利润的分配及年末未分配利润进行抵销。少数股东本期损益则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单独列示为“少数股东损益”项目。
[分析.核算]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1)对子公司拥有全部股权。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全部股权,意味着母公司经过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存在着全额抵销关系。
(2)拥有子公司部分股权。这意味着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母公司经过权益法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及“少数股东权益"项目之间存在着抵销关系,其中,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属于少数股东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股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项目。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大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的差额,作为“商誉”列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数额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单选]合并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母公司及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增减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简答.分析]内部交易的抵消。
(1)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在编制
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投资方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与接受投资方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相互抵销。
(2)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分派股利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抵销。
(3)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销售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和购买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进行抵销。
(4)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债权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与债务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之间相互抵销。
(5)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与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购建和处置有关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销售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和购买方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进行抵销。
(6)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与债券投资有关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将债券投资方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与债券发行方的个别现金流量表中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相互抵销。.
[简答]内部交易抵销中应注意的问题。
(1)母公司与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
(2)母公司从证券市场买卖子公司发行的股票或债券。
(3)子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发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
[单选]集团内部交易事项是指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其所属的子公司之间以及各子公司之间发生的除股权投资以外的各种交易事项。
[多选.简答]集团内部交易事项的类型。
(1)按内部交易事项是否涉及损益分类,可分为涉及损益的内部交易事项和不涉及
损益的内部交易事项。
(2)按内部交易事项的具体内容分类,可分为内部存货交易、内部债权债务、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无形资产交易和其他内部交易。
[单选.简答]集团内部存货交易的类型。
集团内部存货交易按其销售方向,可以分为顺销、逆销和平销。顺销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销售;逆销是指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销售;平销是指子公司之间的销售。在母公司持股比例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内部交易事项,其消除方法有所不同。
[简答.分析]当期发生的内部交易存货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的抵销。
(1)顺销。内部交易在顺销的情况下有两种抵销方法:
①按照销售方内部销售收入借记“营业收入”项目,贷记“营业成本”项目,同时,将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予以抵销,借记“营业成本"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②按照销售方内部销售收人借记“营业收人”项目,按照销售方结转的销售成本贷记“营业成本”项目,按内部销售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贷记“存货”项目。
(2)逆销。基本抵销方法与顺销相同,即抵销销售方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并将存
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予以抵销,但同时,还应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存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进行抵销,借记“少数股东权益”项目,贷记“少数股东损益”项目。
[简答.分析]连续各期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
以后各期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首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存货交易形成的存货相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已经予以抵销,从而减少了资产减值损失。为此而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存货 跌价准备”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一年初”项目。第三期及以后各期均应如此。
(2)以前各期及本期内部存货交易形成的存货,期末仍应将其账面价值与其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冲销数额。因此,还应就本期计提或冲销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调整,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存货一存货跌价准备”项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或作相反处理。
[分析.核算]当期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1)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的抵销。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抵销时,应根据内部债权、债务的数额借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预收账款”等项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预付账款”等项目。
(2)内部利息收人与利息支出的抵销。当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由于债权性投资而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时,债权方会将收到的利息作为投资收益列示在利润表中;而债务方企业会将利息支出作为财务费用列示在利润表中。由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债权债务均属于内部资金调拨,由此所产生的利息收人与利息支出也就相应不存在了。因此,应当将内部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相抵销。
(3)坏账准备的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应收款项与应付账款等相互抵销后,由于该会计期间坏账准备的计提金额是以应收账款等为基础的.因此,已抵销的应收账款等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也应予以抵销。编制抵销分录时,按已抵销的应收账款等所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项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分析.核算]上期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抵销。
在首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应收账款等计提的坏账准备已经予以抵销,坏账准备的抵销减少了资产减值损失,并因此而增加了合并后的净利润。当第二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就应该是首期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但是,第二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仍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而这些个别财务报表并没有反映首期抵销业务的影响。所以,在首期存在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的情况下,对于第二期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必然与首期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之间产生差额。为了使两者数额一致,就必须将首期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对第二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合并数额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第二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额。为此而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一年初”项目。 第三期及以后各期均是如此。
[单选.简答]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是指企业集团内部交易中的一方发生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购销业务。企业集团内部的固定资产交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第1种类型是企业集团内部某企业将其使用的固定资产变卖给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第二种类型是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将其生产的产品或经营的商品销售给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第三种类型是企业集团内部企业将其使用的固定资产变卖给企业集团内的其他企业作为普通商品销售。
[分析.核算]正常使用期内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编制首期合并财务报表时,已经将期末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并因此减少了合并后的净利润;将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予以抵销,因而减少了管理费用,并因此增加了合并未分配利润。当第二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就应该是首期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但是,第二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仍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而这些个别财务报表并没有反映首期抵销的影响。所以,必须将首期抵销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以及抵销的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对第二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合并数额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第二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额。因此,在第二期应编制的抵销分录应抵销三个方面的内容:第1,抵销固定资产原
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分录为,借记“未分配利润-一年 初"项目,贷记
“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第二, 抵销以前各期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之
和,编制的抵销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一-累计折旧”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一年
初”项目;第三,抵销当期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抵销分录为:借记“固定资
累计折旧”项目,贷记“管理费用”等项目。第三期及以后各期均是如此。
[分析.核算]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未满情况下的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在这种提前进行清理的情况下,购买固定资产的企业将固定资产原价与其计提的折旧均予以注销,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和累计折旧中包含的就未分配利润计提的折旧均已不复存在,所以,这些已不必再予以抵销。但是,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随着固定资产的清理而成为已实现的损益,为此,必须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同时,以前各期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折旧,也对合并财务报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产生了影响,也需要进行调整;本期管理费用中包含的就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计提的折旧费用也需要予以抵销。随着固定资产的清理,这三个需要调整抵销的项目均体现在清理损益中。
[单选、多选]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它包括企业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其中,金融资产通常指企业的下列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负债通常指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
[多选、简答]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衍生工具应同时具有下列特征:
(1)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随着某些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只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单选]金融远期是指在确定的将来某一时间按照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合约。
[单选]商品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交割标准数量特定商品的交易合约。
[多选.简答]金融期权的概念和种类。
期权是一种交易选择权,是一种能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从交易方式上,金融期权可分为买权和卖权两个基本类型。根据标的资产的不同,金融期权包括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和股票指数期权等。
[分析.核算]交易性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交易性衍生工具,形成资产时,应按其公允价值,借记“衍生工具”账户,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账户,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企业取得交易性衍生金融工具,承担负债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衍生工具”账户。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实务中,交易性衍生金融工具大多表现为金融远期合同期货合同等形式。在这些类型的交易中,企业取得衍生工具时,一般都没有实际交制。另一方面,由该交易同时产生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债权债务)的公允价值可以相互抵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认为由衍生工具产生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为零。因此,取得交易性衍生金融工具时往往不进行初始确认,也就无须做相关会计处理。
[多选.简答]期货合同的基本操作过程。
期货合同的基本操作过程为:
(1)委托交易。.
(2)开立账户并交纳保证金。
(3)现货交割。
[单选]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的衍生金融工具为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多选、简答]我国对套期工具的具体规定。
我国套期保值准则对其作了如下具体规定:
(1)衍生金融工具通常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2)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通常不能作为套期工具,但被套期风险为外汇风险时,某些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3)无论是衍生金融工具还是某些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其作为套期工具的基本条件就是其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
(4)在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时,只有涉及报告主体以外的主体的工具(含符合条件的衍生金融工具或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才能作为套期工具。
[单选]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或该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
[多选,简答]常见的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
常见的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有三种:
(1)主要条款比较法。主要条款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主要条款,以确定套期是否有效的方法。
(2)比率分析法。也称金额对冲法,是通过比较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比率.以确定套期是否有效的方法。
(3)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它是在掌握一定量观察数据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回归关系函数的方法。
[分析.核算]衍生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的列示。
发生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设置“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项目列示,前者作为资产项目,后者作为负债项目。
“衍生金融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中属于衍生金融资产的金额,应根据“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计算填列。“衍生金融负债"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中属于衍生金融负债的金额,应根据“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等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分析填列。
[简答]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
根据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销。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1)企业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现在是可执行的。
(2)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单选]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
[简答]租赁的特点。
租赁的特点包括:
(1)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
(2)“融资”与“融物”相结合。
(3)租赁资产分期获得补偿。
[单选]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分析.核算]承租人租金的处理。
承租人应当将经营租赁的租金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直线法将承租人支付的经营租赁租金确认为费用较为合理,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应采用比直线法更系统合理的方法,比如根据租赁资产的使用量来确认租金费用。承租人确认的租金费用,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银行存款”、“长期待摊费用”、“其他应付款"等账户。
[分析.核算]出租人租金的处理。
在一般情况下,出租人应采用直线法将收到的租金在租赁期内确认为收益,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应采用比直线法更系统合理的方法。出租人应当根据应确认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预收账款”等账户,贷记“租赁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账户。
[分析.核算]租赁期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挺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挺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设置“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等账户。
[分析.核算]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的会计处理。
在分摊未确认的融资费用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
法。支付租金时,应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分摊时,应借记“财务费用"等账户,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
[单选.多选]同自有应折旧资产一样,租赁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分析.核算]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量.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由于或有租金的金额不固定,无法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摊,因此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以销售量、使用量为计算依据并支付的或有租金,应借记“销售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对于以物价指数为计算依据并支付的或有租金,应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分析.核算]出租人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的会计处理。
在融资租赁会计中,出租人在每期收到租金的同时,还必须确认每期租金中包含的利息收入,并将该利息由“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转入“租赁收入”账户。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确认为各期的租赁收入。分配时,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当期应当确认的租赁收人。出租人每期收到租金时,按收到的租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融资租赁款"账户。同时,每期确认租赁收人时.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贷记“租赁收入"账户。
[单选]售后租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的或外
购的资产出售后,又从买主(即出租人)处将该资产租赁回来的业务,亦称租回或回租业务。
[分析.核算]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
(1)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资产的销售业务通常被认为是一项正常的交易,应按正常的固定资产处置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如果售后租回交易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有关损益应于当期确认;但若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的,应将其递延,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分摊于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售价高于公允价值的,其高于公允价值的部分应予递延,并在预计的资产使用期限内摊销。
[分析、核算]售后租回交易的披露。
承租人和出租人除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披露售后租回交易外,还应对售后租回合同中的特殊条款作出披露。这里的“特殊条款”是指售后租回合同中规定的区别于一般租赁交易的条款,比如,租赁标的物的售价等。
[简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
(1)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表明该项资产于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应确认为资产。
(2)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将会于未来期间产生应税金额,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应确认为负债。
[单选]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单选]对于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确定类似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简答.分析]应付职工薪酬基础的确定。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中对于合理的职工薪酬基本允许税前扣除,但税法中如果规定了税前扣除标准的,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规定标准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该部分差额对未来期间计税不产生影响,所产生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单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多选.简答]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时,应注意的问题。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号损(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简答]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除所得税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的计算公式为: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X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增加或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相对应,企业在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时,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影响到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的,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一般应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组成部分,即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导致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增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首次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按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借记“所得税费用”账户,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
[单选]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简答.分析]递延所得税的确定。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用公式表示即为: .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
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一般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影响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单选.多选]股份公司是指以股份制形式集资组成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我国的股份公司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
[简答]上市公司的概念与设立条件。
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一定是股份有限公司,但股份有限公司不一定是上市公司。按照我国证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4)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简答]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
为保护投资者权益,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上市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上市公司依法必须披露的信息,应当在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媒体发布,同时将其置备于公司住所、证券交易所,供社会公众查阅。
[简答]分部报告的意义。
分部报告是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其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编报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人、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信息的财务报告。
分部报告可以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比企业整体财务报表更为有用和更加具体的会计信息,以便其借助于详细具体的会计信息评估不同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合理地预测和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对企业作出更有根据和更为准确的风险与报酬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单选.简答]地区分部的确定。
地区分部是指企业内部可区分的、能够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内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同于其他经济环境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的风险和报酬。企业在确定地区分部时,应当结合其内部管理要求,并考虑以下因素:
(1)所处经济、政治环境的相似性.
(2)在不同地区经营之间的关系。
(3)经营的接近程度大小。
(4)与某一特定地区经营相关的特别风险。
(5)外汇管理规定。
(6)外汇风险。
[单选]分部费用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费用和对其他分部交易费用。
[单选、多选]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财务报告包括月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半年度财务报告和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报告。
[简答]中期财务报告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
(1)中期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
(2)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
(3)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政策与年度报告遵循相同的一致性要求。
[简答.分析]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合并财务报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企业上年度财务报告包括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也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中期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原则、编制方法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与格式等均应与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一致。
[简答]中期财务报告附注的披露内容。
中期财务报告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信息:
(1)中期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说明。
(2)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数,如果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应当说明原因。
(3)前期差错的性质及其更正金额。
(4)企业经营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5)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企业发生变化的情况。
(6)合并财务报告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
(7)对性质特别或者金额异常的财务报表项目的说明。
(8)证券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
(9)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的情况。
(10)按规定披露分部报告信息的,应披露主要报告形式的分部收入与分部利润(或
亏损)。
(11)中期资产负债表日至中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非调整事项。
(12)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所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变化情况。
(13)企业结构变化情况。
(14)其他重大交易或事项。
[单选.简答]关联方交易的认定。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要点包括:
(1)关联方之间交易,通常在关联方关系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发生。
(2)关联方交易主要是资源或义务的转移。通常情况下,在资源或义务转移的同时,风险和报酬也相应转移。
(3)关联方之间资源或义务的转移价格是了解关联方交易的关键。关联方在确定价格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而在非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中则没有这种弹性,非关联方之间的价格是公平价格。
[单选]企业清算是企业出现了引起终止的事实不能
重庆自考课程培训
重庆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